2024年11月,滨海金融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王爱俭教授和研究员刘玚在《北大金融评论》上联合发表了题为《“大消保”时代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策略与实践》的文章,深入分析了“大消保”背景下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的现状及挑战,并提出了全面的对策建议。
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的现状,指出在跨部门、跨行业协同合作的推动下,“大消保”体系已逐步成型。这一体系旨在构建全面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网络,解决消费者面临的信息不透明、误导性销售和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。文章援引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调研报告(2024)》的数据显示,2023年全国共发布873单针对银行、保险、证券等机构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罚单,同比增加72%,反映了监管部门的重视程度和处罚力度不断加强。
其次,文章特别强调了“大消保”体系下面临的三大核心问题。首先,传统的单一性保护方式难以遏制金融黑灰产业链的蔓延;其次,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普及使AI换脸诈骗等新型风险增加,个人生物信息的泄露对金融消费者的安全提出严峻考验;最后,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转变过程中,不同监管主体之间的协同与联动机制亟须完善,以应对复杂的跨领域风险。
为解决上述问题,文章提出了多项创新性策略:一是推动制定统一的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,以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;二是建立全面的信息安全保护标准,对金融消费者的敏感信息实行分类分级保护;三是推动AI监管框架的建立,针对AI诈骗开发监测工具,进一步加强对新兴风险的管理;四是设立国家级金融犯罪协调平台,促进跨地区、跨部门的联合监管。
文章最后指出,这一系列策略的提出不仅有助于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,也为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的透明、公平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。这篇文章为金融机构、监管部门及消费者提供了清晰的保护路径,有助于提升公众的金融安全意识,推动“大消保”工作体系下的金融安全生态建设。